社論-當前經濟問題出在產業政策

今年伊始,馬英九總統以「全民團結拚經濟」為題發表元旦祝詞,這份5千6百餘字的談話雖提及公共投資、創業投資及法規鬆綁,但談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篇幅高達3千5百餘字,顯示馬總統對於區域經濟整合的高度重視。為展現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決心,馬總統在祝詞裡一方面表示要擴大行政院「國際經貿策略小組」,另一方面也邀請前副總統蕭萬長成立民間的推動委員會,藉由政府與民間的合作,讓台灣能儘速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這份元旦祝詞以這麼大的篇幅談及區域經濟整合一事,可謂歷年僅見,從這份祝詞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馬總統對於近年台灣經濟低迷的憂心。

過去兩年台灣經濟情勢確實不佳,平均經濟成長率僅1.6%、民間投資成長僅1.7%、

出口幾呈停滯,實質薪資更倒退十五年,

這份成績單自然引來無盡的民怨,並影響到選民對執政黨的支持。

對於經濟表現不理想,問題到底出哪裡,估計政府高層有不少討論。從馬總統去年國慶日的談話及日前的元旦祝詞可以發現,執政當局的看法,已定調為台灣經濟疲弱係因未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所致,據此他們推論台灣必須儘速參與TPP、RCEP等自由貿易協定,台灣經濟才可望大步向前、創造生機。

一般而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會藉由互免關稅、開放市場以讓彼此貿易關係更為緊密,對於提升外貿確有助益。

馬總統在元旦祝詞裡為強調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

特別引述業者的話說:「如果其他國家廠商出口可以免關稅,我們卻要付5%到10%關稅,那我們如何與別人競爭呢?」

馬總統去年國慶談話時也曾表示:「根據2012年的統計,每100美元貿易額中,可以獲得的FTA免稅或優惠的金額,新加坡高達63美元,韓國也有34美元,台灣在ECFA生效三年後才增加到4美元,遠遠落後新加坡與韓國。各位鄉親,我們還能不急起直追嗎?」

不論是去年國慶談話或今年元旦祝詞,馬總統意有所指的是韓、星等國由於自由貿易協定享有零關稅待遇,而台灣外貿卻面臨高關稅的處境,這一處境導致台灣出口趨緩,經濟保不了二。這樣的論述看似有理,但大家不免想問,台灣目前出口所面對的關稅究竟有多高?

我們查考世貿組織(WTO)的資料發現,台灣2011年輸美的非農產品(工業產品、漁產品)總額裡已有四分之三免關稅,輸往歐盟近六成免關稅,輸往中國大陸也有五成多免關稅,至於出口到港、星則早已是百分之百零關稅。

 

換言之,台灣雖尚未與美、歐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未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談判,但由於台灣是世貿組織(WTO)的成員,享有多邊貿易協定之下的關稅最惠國待遇。

尤其台灣出口最大宗的資訊電子產品,更受惠於世貿組織的資訊科技協定,輸往美、歐主要國家早已享有零關稅的待遇。

 

看到這些外貿及關稅的資料可以發現,個別產業或有關稅上的不利處境,但總體而言,

台灣外貿所面對的關稅處境並不如馬總統說的這麼嚴重,

而這也透露出台灣近年出口停滯,其原因未必是來自FTA簽得太少,

而是由於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太慢。

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太慢,又是來自政府根本沒有產業政策。

lee=調整滿的原因:是因為腦袋慢!!!!

 

 

說政府沒有產業政策,執政者可能會不以為然,因為政府這些年提的產業發展方案為數不少,舉其犖犖大者,如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智慧產業、十項重點服務業、三業四化等等。

但面面俱到等於面面不到,政府的資源有限,提了這麼多的重點產業發展方案,豈不等於沒有重點?

在全球產業變化速度如此快的今天,政府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加上內閣年年改組,政策年年異動,組織再造難以一步到位,以致文官士氣低迷而行政效率不彰。面對如此環境,產業如何發展得起來?

產業發展不起來,出口如何提振?出口不提振,縱令我們能與美、歐簽下自由貿易協定,也能參與TPP、RCEP整合,又有何用?

 

台灣十年來不論是在大陸的市場的占有率、每人GNP,都被南韓所超越,

不少人都把台灣落後的原因,歸咎於未能與美、歐等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但事實上,韓國與歐盟的FTA是在2011年七月生效,韓國與美國FTA更遲至2012年三月才生效,台灣落後於南韓早在2011年之前

由此可知,韓國外貿競爭力的壯大,顯然是來自產業實力的提升,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或有錦上添花的作用,但絕非主要原因。

我們並非認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重要,而是衡量多邊貿易協定、區域經濟整合及國內產業環境後,

發現當前台灣最緊要的是產業發展,而非經濟整合。

更何況在國際政治現實下,如今台灣要參與經濟整合並不容易,

執政當局與其用盡資源於一不可知的方向,不如把有限資源投入產業發展。

當有一天台灣的產業在全球發光發亮時,我們即能擁有更多談判籌碼,

屆時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自可水到渠成,在談判桌上亦可不必如今天這般委曲求全。(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