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為什麼排名落後?

引用網址 http://top100.nthu.edu.tw/news.php?nid=210

台大為什麼排名落後?

98.6.26/ 中國時報/ 郭位

     最近QS公佈亞洲各國大學排名,香港大學高居第一,且前二十名中有四所大學(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在香港;在台灣居首的台灣大學,排名僅得第二十二;台灣其他大學也都顯得落後。台灣各大學不高興,台大尤然。

     台大校友抱怨道,亞洲各地大學中,台大教師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大,為何排名反而落後?難道台大學生比不上香港學生? 

     這樣不高興,似乎不無理由。然而QS排名與不同地區的學生程度無關。從評比操作層面來看,排行榜的名次取決於評比指標,以及各項得分之權重。若以體育競賽為譬,可說是比賽結果反映遊戲規則。若說排名欠客觀,單從台灣本土大學的排名次序看,除交大排名落後令人吃驚外,其他大學的排名前後倒與一般認知相當吻合。 

     其實,台大校友的幾點抱怨,都可以從評比指標中得到解釋。位居第一的港大,在「亞洲學術界同行評量」一項取得一百分(與其他六所大學併列第一),而該項得分之權重最高(三○%),顯然由此得益。其實,台大在這一指標中排名並不低(第九)。雖然台大的論文數量較高,排名第二十六,高過港大的第五十一,但該項得分權重較低(一五%),結果當然較吃虧。 

     至於學生的素質,本來就難以比較,更何況QS的亞洲大學排名計分指標中,僅有「僱主對畢業生的評量」略微涉及學生(不是在校生)。但是該項得分的權重低(一○%),何況台大畢業生(第二十三名)並不優於港大畢業生(第六名)。另外有一項,台大明顯吃虧,即教學素質指標下「學生與教師的比例」,甚至跌出一百名之外,而得分權重占二○%。其餘如論文引用次數、國際化等指標,台大都遠低於港大。 

     台灣的大學排名落後,原因有如下數端。首先是台灣的大學數量大(約為香港的二十倍,而人口僅為香港的三倍)而規模小,因此資源因稀釋而變得薄弱,導致設備不足、室內及校園髒亂粗糙(此事表面看來無關宏旨,然而恰恰反映出資源不足的弊端,引人詬病)、教授待遇甚低、行政人手欠缺,教學科研的環境自然受累。

     其次,台灣各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偏低,原因是過去數年來台灣社會推行「本土化」政策,造成自身邊緣化,高等教育界首當其衝。台灣各大學與國外院校的學術交流、學生交換都不夠,在各大學任教的外國教師也較少。中央研究院院士固然有不少任教於本地大學,但至今甚少外國院士在台灣各大學正式任教。在香港各大學中,卻不乏中、美、英、法、俄、瑞典、澳洲等國的院士受聘任教,兩地恰成鮮明對比。 

     台灣各大學因為這方面存在缺憾,不但在這次亞洲大學排名評比中失利,而且在一般的了解中也頗有落差。「國際化水平」是評比的重點標準之一,下轄的計分指標有「國際教師」、「國際學生」、「外來交換學生」、「出國交換學生」數項,台灣的大學都難得高分。 

     上述兩項弊端,即大學數量大而規模小、國際化水平偏低,其實都是政治力過分介入教育所致。政府對高等教育比手畫腳,要求多辦大學,現已造成惡果,怨不得人。 

     嚴格來說,台灣眾多教授勤奮出色,大學管理傑出有效,即使在諸多不利條件下,仍有如此排名,已然令人驚喜。 

     然而,台灣的大學資源有限,教授人數不足且待遇甚低,有些因市場機制的自然調整甚至逐漸流失到大陸名校。若繼續抱持閉關自守的政策,在大學過多、報考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既無法吸引外國學生就讀,又不肯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及不願認證大陸學歷,豈不是將今天的問題加碼留到明天解決? 

     評比已經過去,抱怨無濟於事。台灣教育界的先進與朋友,如要爭取提升高教素質,宜大量增加資源、重視投資回饋,拒絕政治介入。排名一事,固然不是教研重點,然而見微知著,排名為今日品質受重視的濫觴,其反映的現象甚關宏旨,值得思考。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