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與南大學子暢談合作學習之重要

國立臺南大學莊陽德副校長代表致贈紀念品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右)
國立臺南大學莊陽德副校長代表致贈紀念品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右)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與南大學子暢談合作學習之重要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505 17:03:03)國立臺南大學於5月5日特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擔任博雅教育講座嘉賓,以「翻轉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為題,與學子暢談在一般常態編班中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讓原本存有不同背景差異的學生,都能在國民教育階段獲得適性的發展,避免在十二年國教後反而擴大學習落差。

張新仁校長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校區課程與教學博士。專長領域包括教學原理、教材教法、班級實務、教學策略研究、教學視導與評鑑研究、認知取向教學策略。曾擔任教育部國教司科員、國中老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學生事務長與教育學系系主任,以及TSSCI教育期刊主編等職務,榮獲多項學術與行政榮譽肯定,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校長對教育界貢獻良多,從教育原理研究到實行計畫,一步一腳印為孩子與教師拓展更寬廣的教育視野。

十二年國教上路後,教育部積極推動多項活化教學策略,如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翻轉教室、多元評量等等,各有其特色,但都以「分組合作學習」為活化教學的主要關鍵。主要目的在於改變教師單向講述、學生被動聽講的傳統教學型態,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進而提升學習成效。張校長強調:「沒有最好的教學策略,只有適用與否的教學策略」,所謂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即「因材施教」的延伸。張校長也提及「一宗化萬法」,即以教學宗旨為基礎便可結合各種教學策略。好比合作學習是溶劑,各種教學策略如講述教學、探索教學、混齡教學、精熟教學、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等為溶質,相互融合就能創造出千奇百樣的多元化教學。張校長讓臺下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同學們瞬間由被動聆聽轉為主動參與,在多元化的答案中印證了學子們擁有豐富的思考力,只是缺乏時機表達。

接著,張校長以教學目的之不同來介紹各種教學策略。教學目的大致可分三類,一為「精熟學習」,其教學策略包括以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進行工作分配、認知師徒制進行同儕互學互教、透過分組合作學習相互教學、藉由翻轉教室促進師生互動等。二為「分享討論」,主要策略有配對學習、六六討論、腦力激盪,視學習任務進行異質或同質配對,在過程中穿插討論,並由教師扮演主持、引導、回饋、補充的角色,學生則是分享的主要角色。三為「探究學習」,涵括團體探究法、共同學習法、拼圖法、拼圖法變化式。團體探究法是由學生共同規劃、探究後,將得出的成果以上臺報告或上傳影片等方式進行分享,再由師生共同評量。共同學習法為老師給予學生共同的學習任務,最後再發表成果展覽。拼圖法其目的則在於激盪不同觀點,達到「學思達」(學習、思考、表達)的最終目標。

最後,張校長歸納這些教學革新構想的共同特徵:聚焦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側重高參與及高互動的教學型態、著眼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續航力的養成。這樣的多元學習成效是構成終身學習力的重要基礎,因為傳統學力概念已經不敷二十一世紀的需求,所以翻轉教學有其必要性。張校長期許在座學子不論未來是否從事教職,都要有革新教育的思維才能引發孩子的思考力,改變外國人對華人被動學習的主觀印象,使臺灣在教育視野上能更勝一籌。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988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