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平的跨国公司
“从来没有人这样在高尔夫球场上给我指示方向:‘对准微软或IBM。’”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里如此开场。在这部让全世界沸腾的商业著作里,这位纽约专栏作家把IBM这样的跨国大佬的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在全球化1.0版本时代,跨国的经济活动主要为贸易;在2.0版本时代,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各个国家设立相对独立的分公司;而在全球化3.0版本时代,跨国公司则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配到各个国家,那些能够整合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或者个人将从中获益。
2006年11月14日下午2点,出席IBM中国区员工大会的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世界是平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这个精神的小个子正站在主席台上演讲,“过去我的父母告诉我,快把餐桌上的饭吃完,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还饿着肚子,现在我对我的女儿说,快把功课做完,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正在抢你们的饭碗。”
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跨国公司正在通过全球范围内亲密无间的合作,平坦化了我们的竞争场地,并使得这个世界变得微型。
“我们的整合在IBM已进行两三年了。”IBM中国和印度业务发展副总裁Michael J Cannon-Brookes称,“一家公司,它的设计可能在米兰,研发在美国,采购和制造在中国,产品销往全世界。”这与弗里德曼的关于世界正在变平的理念不谋而合。
“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业务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迁移,并着手压缩内部运营成本。他们变得没有国籍。”易凯资本的分析师张朋说,“所谓‘全球化公司’,就是利用全球的资源,参与到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去。”
“没有什么母公司,我们开展业务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IBM的CEO彭明盛说。
出售与整合
“IBM近年来的重大举措是:用35亿美元买来普华永道、21亿美元收购Rational,并把长期亏损的硬盘和PC业务分别出售给日立和联想。”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周伟焜说,经过这几个重要步骤,现在IBM已经完全退出低利润的商品化领域,转向了高价值的领域。
2006年10月初,IBM全球首席采购官John Paterson 从纽约飞到中国深圳,他即将在新的办公室管理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7000多名采购人员。IBM的全球采购总部从纽约搬到了深圳,就像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描述的那样,蓝色巨人正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优化供应链。
事实上,跨国大佬们都在进行全球化的整合之旅。日前,刚刚出售了半导体部门的飞利浦又把手机业务卖掉了,这家全面转型的百年老店从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子制造商变成生产外包的“科技巨人”。
一年前,英特尔公司刚刚将全球“渠道平台事业部”搬到上海。对于全球总部的地域设置,英特尔解释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收购了IBM个人电脑部门的联想将全球总部迁往了美国罗利,而罗利、日本东京、中国北京被其整合为全球创新的大三角。
剥离低利润业务,整合全球的业务和销售、研发以及供应链系统,这些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大搬家。“一个全球整合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人才,可以基于经济、专业技能和开放环境的要求,被灵活配置于全球的各个角落,这将带来最敏锐的市场意识。” John Paterson 称。
“随需应变”地搬家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公司的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似乎都已经过时,如今的世界需要的是全球化。”分析师张朋认为,“在这个全球商业公司大搬家的浪潮中,‘将合适的工作以合适的成本放在合适地方去做’被奉为准则,这显然是一个国际重新分工的时代,要把某一个环节放在最具竞争优势的地方。”
由于中国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和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一掷千金建立研发中心和新的总部。11月2日,北电中国公司在北京启用其中国新总部和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也将成为北电的全球研发核心之一,而投资建设中国新总部,是北电在两年前宣布向中国在3年内增资约16亿人民币,以加大其在华研发力量和市场份额的一部分。
此前,爱立信和西门子已经分别宣布,在5年内计划再向中国增加10亿美元投资。西门子也透露,总投资10亿人民币的西门子中国新总部正在修建中。
但是整合并非坦途,正如IBM中国与印度地区业务发展副总裁Michael所言,“全球整合企业”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即人才、新业务模式和文化方面的挑战,比如全球整合企业对员工的技能和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要求非常高。
中国机会
不过,对于那些渴望全球化的中国公司来说,首要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在新的全球供应链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目前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国际化的趋势,是研发投入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中国纳入它的全球研发系统,这又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称。
而分析师张朋认为,每家中国公司都希望能在这个全球化的供应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未来的竞争首先来自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事实上,一如1960年代的日本和1980年代的韩国,现在也到中国本土企业打造真正的跨国公司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