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大稻埕的李臨秋故居,原是陳天來家族建於1920年代的產業,家道中落的李家由李陳扁開口請陳天來幫忙提供一個棲身之所,直至1953年李家才買下這棟樓房,李臨秋後來一直住在這裡直到過世。李臨秋6個兒子中的么兒李修鑑在2009年李臨秋百歲冥誕時,將老家稍作整修,作為故居展示。由於該棟建築物自1920年代建好後,沒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望春風〉創作於1933年,由鄧雨賢先生作曲、李臨秋先生作詞,生動描繪出少女「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的心情,這首傳唱了七十幾年的老歌,至今仍被大家深深喜愛。

漫步在大稻埕街巷,許多人並不知道,原來李臨秋故居正位在這裡,而那首膾灸人口的〈望春風〉也正是在此創作完成,李臨秋故居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在這棟歷史建築古老的框架中,深藏著許多感動與故事,等著你我親自感受。

有更動過結構,這種兩層樓的木造閩南式家屋在現在的臺北市也不多見了。

 

李臨秋(1909?1979)在25歲時,就已寫出創作生涯的代表作──〈望春風〉,曾出版的作品有80餘首,包括〈一個紅蛋〉、〈四季紅〉、〈補破網〉、〈相思海〉等經典歌曲,加上未出版作品,總數達180多首臺語詞作。

李臨秋的么子李修鑑回憶說,父親創作出來的歌詞會先唸給沒讀過書的媽媽和阿嬤聽,如果連阿嬤都能了解歌詞中的含意,表示大家都能聽懂,這就是李臨秋要的效果。現在重新閱讀李臨秋的詞作,用字淺顯、情意真切,深刻地描述當年的生活並帶著濃烈的動人情懷,其中語彙間接記錄了創作時(多為日治時期)的庶民生活語言及樣貌,例如〈望春風〉歌詞中的「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李臨秋曾交代要唱做「當(ㄉㄥ)著少年家」──有不期而遇、巧合邂逅的意思,而四目相對隱含著「電到」的寓意。

當時的電影還是默片時代,永樂座的辨士(默片的現場旁白配音員)有次讀電影腳本讀到一個不常見的字,周遭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念,只有李臨秋能立即說出讀音和意義,讓大家很佩服他的文學造詣,後來因緣際會開始替電影宣傳歌曲作詞,一出手就得到市場認同,從此參與了臺語歌曲的流行年代。

李臨秋生平創作出不少佳作,但並非以創作為業,李修鑑說,他從不覺得父親將創作看得很嚴肅,反而像在賺點「喝酒錢」。從寫電影主題曲開始,到成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專屬作詞家,李臨秋在當時的歌壇很有名氣,卻仍將寫詞當作興趣和副業。

 

這棟樓房走過了風風雨雨,1950年代李臨秋跨足電影事業,拍攝臺港合作的歌唱劇,不幸投資失敗,為了償還負債將1樓店面賣掉,全家便搬到2樓居住,目前這20幾坪大的空間開放前廳和臥室供人參觀。李修鑑回憶說:「媽媽很會留東西,許多家裡曾用過的日常用品從閣樓搬出來展示前,整整洗了三天。」

李宅1樓通往2樓的樓梯有著樓梯蓋,其扣栓叫做「四兩撥千金」,這在早期是用來防盜的。臥室裡擺放著阿嬤的床鋪、媽媽的梳妝台,還有當年開米鋪用的錢櫃,牆上掛著李修鑑整理出來的老照片和李臨秋的手稿,其中頗為珍貴的是〈望春風〉的商標登錄證,可見這首歌在當時有多紅。

前廳三扇長窗仍然維持上下開法,其中一扇是照老樣子新作的,天花板也用臺灣杉木復舊,李修鑑除了和兄長出資修房子,還將家裡早年使用過的器物如米篩、謝籃、熨斗、碗櫥等放置在前廳角落,包括李家開米鋪時用過的升、斗,做為「臺灣早期常民生活用品」的主題展示。

神明桌前那個屬於李臨秋的座位,正是一代詞人的創作基地。李修鑑回憶,父親總習慣在深夜寫詞,而夜來香和紅露酒是創作時必備的兩樣東西。純粹寫詞的李臨秋,雖不會演奏樂器,但是一票結為好友的歌謠創作者,總是帶著樂器來家中作客,李修鑑說,那時的客廳真像卡拉OK,而且父親常用修改歌曲為藉口,邀來如〈補破網〉的作曲者王雲峰等人討論作品,其實目的是邀大家喝一杯。

這個經常把酒言歡、傳出小提琴聲的2樓前廳,曾經是許多臺語歌謠的誕生之地,李臨秋留給後人的不是看得見的那間陳舊的房子,而是如春風一般,無形的文化資產。

Share the 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