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埕緣起

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商人林藍田氏從基隆避海盜,星夜遷徙來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建築, 是為大稻埕最早的店舖,兩年後艋舺發生漳泉移民械鬥事件「頂下郊拼」,下郊的泉州同安人和 漳州人被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驅逐,同安人乃隨大老林佑藻遷徙至大稻埕,幸得 先前到此的林藍田氏所接納,其後又有福建泉州同安人從艋舺和新莊湧入,街道逐漸成形,不久 之後艋舺河沙淤積,市況漸衰,船隻大都停靠大稻埕,乃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部的商業貿易中心。 咸豐10年(西元1860年),清廷簽訂北京條約,開放安平、淡水港流域為國際通商港口,稻埕碼頭船影 頻繁,外國洋行紛紛到這裡設立商號,到了日據時期更是富商巨賈雲集,終能帶領台北邁向國際化 的大城。儘管大稻埕的發展神速,然而在台灣開發史上,起步算是較晚的了。

北城門

北門為國家一級古蹟,位於忠孝西路上。光緒10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台北城趕工完成,北門乃五個城門之一, 命名承恩門,取義北向朝廷承受皇恩之意。為大稻埕居民進入城中區的必經要道,出北門便是現今的延平北路。

年紀

台灣與大陸之淵源,雖可朔至三國東吳,然正式設治則是元朝至正20年(西元1360年),始設巡檢司於澎湖島仍隸屬福建晉江。明末海盜橫行大陸沿海,皆以台灣為避風之窟。明朝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海盜顏思齊糾眾屯聚諸羅山(嘉義), 為閩南移民來台先驅。

荷西殖民

天啟4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登陸大員(台南大鯤身),築熱蘭遮城;兩年之後西班牙人也攻佔基隆和平島,築聖薩爾瓦多城;之後荷蘭人又驅走西班牙人, 荷西分據南北長達17年與38年之久。

 

鄭氏王朝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南鹿耳門,降服荷蘭人,時值明清交替年代,鄭氏長期受明朝遺王所重,行事有官府風,台灣漸入吏治階段,漢人勢力以台南為主,往北已達嘉義以北。

 

清領時期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廷降服鄭氏後裔,台灣納入大清版圖時,漢人足跡已從台南發展到新竹。(西元1709年)康熙48年,陳賴章向朝廷取得大台北地區的墾照,(西元1718年) 康熙57年,朝廷又增設淡水營兵,此時北台灣沿海:包括八里、淡水皆有漢人蹤影。雍正王朝期間(西元1723-1735年), 板橋新莊民居已稠,乃開始移往對岸的艋舺發展。當時艋舺居民主要以泉州同安人與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為主,此外還有部分的漳州人。當地居民歷經乾隆年代(西元1736-1795年) 與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1年)的辛勤耕耘,到了道光初年時期, 艋舺民居舖戶已達四、五千家,成為台灣第三大城,當時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日治時改名萬華)之稱。

本文參考自:大稻埕古蹟巡禮http://www.wcfc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