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歷史

Dadaocheng-10

大稻埕地理背景: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的範圍指的是: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

十七世紀以前,大稻埕仍是人跡罕至,僅有少數的平埔族人漁獵於此,番社名曰圭母卒社。康熙48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取得大加臘堡墾照,准許開墾的範圍涵蓋整個大台北區盆地,之後始有漢人在這裡耕種,以布匹米酒等物與平埔族人交易鹿皮。

當時有個很大的曬稻穀場子,為大稻埕名稱之由來。咸豐年間大稻埕南邊的艋舺(萬華),因有淡水河與新店溪匯集的航運之利,乃發展成繁華街市,北邊的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也隨後形成大浪泵(大龍峒)部落,但此時大稻埕仍是人煙稀少的寒村。

 

Dadaocheng-16

大稻埕文化:

[河街文化]

河流是文明的起源、都市的命脈。淡水河匯集了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貫穿台北盆地,河岸的渡船碼頭帶來商業生機,可說是台北市的生命起源。

[番漢交易]

雍正年間(西元1723-1735年),板橋新莊民居已稠,紛紛移往對岸艋舺發展。當時番人靠山稱社,漢人則倚河聚莊,番漢交易漸行,艋舺位於新店溪與大漢溪匯集處,番人以獨木舟載來山產與漢人交易,而番人稱獨木舟音為Monga,是為艋舺地名的由來。當時艋舺居民主要以泉州同安人與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為主,此外還有部分漳州人。當地的移民歷經乾隆年代(西元1736-1795年)與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1年)的辛勤耕耘,到了道光初期,艋舺民居舖戶已達四、五千家,成為台灣第三大城,當時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日治時改名萬華)之稱。此時大稻埕仍是人煙稀少。

[農漁轉商]

論開發,大稻埕的起步不但晚於艋舺,甚至比北邊的大龍峒還慢了許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基隆商人林藍田遷徙大稻埕後,始有店舖營業,兩年後艋舺泉漳移民發生「頂下郊拼」,下郊人(泉州

同安與漳州人)被頂郊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之三邑人)打敗之後,同安人隨大老林佑藻往北遷徙至大稻埕,其後又續有艋舺與新莊的同安人前來,商業街道逐漸成形。

[取代艋舺]

孰料數年後艋舺河沙淤積益重,商船多停靠下游的大稻埕碼頭,使得艋舺市況漸衰,大稻埕反而日益興盛,艋舺因新莊河床淤積商船難以停靠,而取代新莊成為商業中心,卻也因為河沙淤積而把大好商機讓給下游的大稻埕。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淡水廳誌分圖,已經赫見大稻埕的地名出現在大龍峒與艋舺之間。

[稻埕碼頭]

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今五號水門處,在環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發展歷史,與稻埕碼頭有著密切的關係,昔人以稻埕緊鄰淡江,而稱稻埕為稻江。咸豐10年(西元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外商洋行紛紛到此開設商號,風雲際會使大稻埕充滿了濃郁的異國情調,與繁華景象。而今由於碼頭功能逐漸被鐵路取代,貨品也從基隆輸出,於是這個曾為大稻埕創造財富的稻江碼頭,逐漸被吾人遺忘。

 

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淡水廳誌分圖↓

Dadaocheng-17

 

大稻埕街道店鋪

Dadaocheng-18

 

 

[店舖街道]

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在基隆賣搖鼓的福建同安人林藍田走避海盜,來到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前身)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店舖,從事稻米農具買賣,店號林益順,是大稻埕街道之始。兩年後艋舺的泉漳移民為了碼頭利益,爆發了頂下郊拼事件,械鬥發生於咸豐3年(西元1853年)持續六年之久。關鍵性一役中,下郊人(泉州同安與漳州人)被頂郊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之三邑人)打敗,同安人乃跟隨大老林佑藻越過大稻埕往北遷徙,本欲落腳同為泉州同安移民的大龍峒,無奈不被接受,乃又

南迴至大稻埕,為先前至此開店的林藍田氏所接納,大夥乃能聚在一起,另起爐灶,另闢碼頭。之後續有同安人從艋舺和新莊湧入,商人在此從事茶葉、藥材、布匹、農具、米糧等買賣,街道因而成形,當時以南街、中街、北街稱之。未久艋舺河沙淤積,商船無法停靠,市況漸衰,大稻埕碼頭乃取代艋舺,成為北部貨品進出門戶。

咸豐年間,大稻埕的商人和大陸往來從事貿易,近如福州、漳州、廈門、遠達寧波、

上海、天津,港路到哪裡,他們的生意就做到哪裡。

 

[茶行林立]

同治4年(西元1865年),英人杜德來台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烏龍茶不但味道甘美,而且茶水分呈白、金、黃、綠、紅五種顏色,英國女皇品嘗之後,直誇這是 Oriental Beauty ,於是乎「東方美人」的美名響亮於世,國際行情特高,洋人趨之若鶩,外商五大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先後來到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享譽國際的大稻埕茶市從光緒年代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

 

[洋樓洋風]

光緒8年(西元1882年),中法形勢吃緊,台北毫無防備,乃計畫築城,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光緒11年(西元1885年),中法議和,朝廷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他在大稻埕大興土木,計畫打造全台首善,在大稻埕的河溝頭興建全台首座火車票房(當時的車站),從此台北開始取代台南,成了台灣的政經中心,當時朝廷派來的命官,大多在北城門外河溝頭上岸,舉行接官儀式,然後入城任職。劉銘傳也邀集富紳林維源與李春生合資建昌公司,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此後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商機蓬勃洋風鼎盛。

[朝代更迭]

光緒20年(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明治28年(西元1895年),日軍登陸基隆,進入台北城始政,從此台灣步入明治、大正、昭和年代,當時深信太陽旗永遠不墜的日本,對於海外的第一個殖民地台灣,著實下了一番心血,依照百年藍圖,在城中區蓋了不少宏偉建築,開闢寬廣馬路,然而本土意識的大稻埕士紳,憑著移民後裔海洋性格,在商場上大展身手,用自己掙來的錢,建造了不少台灣風格的建築,與城中區的日本人分庭抗禮,到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回歸中國為止,大稻埕仍是全台商業中心。

 

[迪化老街]

迪化街有不少歷史悠久的閩南式的洋樓店舖建築,明治34年(西元1911年)市區改正,街道改名永樂町,全長1.3公里,店家紛紛將店面改建成歐洲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美輪美奐藉以招攬生意。目前迪化街仍保有當時的原始風貌,街道橫寬約7米多,可分為四段瀏覽。第一段從南京西路進入,布行林立,是臺灣最大的布料批發地。第二段過城隍廟,是中藥區,以批發藥材人參等買賣為主。 第三段從民生西路口往北走去,店亭仔腳擺滿了烏魚子、小魚乾、糖果、鮑魚罐頭等各式各樣南北貨,每逢年節趕辦年貨的市民,把狹窄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好不熱鬧。 第四段過了歸綏街,街道逐漸冷清,有竹器店、農具行、種子店、以及榨油店及燈籠店。這裡近台北大橋,仍有不少的古老行業。

[最長道路]

同樣是南北走向,與迪化街平行的另一條大道延平北路,原是彎彎曲曲的路段,日治時期打通後取名太平町,與城中區日人活動範圍的西門町,各領風騷毫不相讓。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改名延平北路共九段,一段從北門為起點,九段止於社子島三角洲,社子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對岸已規劃成關渡水鳥生態區。

Dadaocheng-19 Dadaocheng-12

Spread the word.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