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稻埕

曬稻穀的場子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的範圍指的是: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 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 十七世紀以前,大稻埕仍是人跡罕至,僅有少數的平埔族人漁獵於此,番社名曰圭母卒社。康熙48年 (西元1709年)陳賴章取得大加臘堡墾照,准許開墾的範圍涵蓋整個大台北區盆地,之後始有漢人在這裡 耕種,以布匹米酒等物與平埔族人交易鹿皮。 當時有個很大的曬稻穀場子,為大稻埕名稱之由來。咸豐年間大稻埕南邊的艋舺(萬華),因有淡水河與 新店溪匯集的航運之利,乃發展成繁華街市,北邊的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也隨後形成大浪泵(大龍峒 )部落,但此時大稻埕仍是人煙稀少的寒村。

 

大稻埕

一個多麼親切的地名,在風雲際會的朝代更迭中,留下了歷史痕跡。 雖然現在已經少有人知道,台北有這麼一個名為「稻埕」的地名。 可她曾是台灣首富雲集之處,帶領台北創造了財富; 她見證了先人的汗水,留下了先人的智慧、古蹟、建築、文化、與歷史。

台北早期開墾為農地為主,而大稻「埕」之埕有空地、廣場的意思,「稻埕」意為曬穀場。

直至1860年淡水開港,主要卸貨地區為艋舺與大稻埕,然而日後因艋舺河沙淤積,船大多都停留在大稻埕卸貨,因此逐漸取代艋岬為北台灣商業貿易中心。除了台北火車票房(台北車站前身)建立、日據時期茶葉貿易興盛,南北貨、布業因縱貫鐵路完成蓬勃發展,使得大稻埕成為了台灣繁榮的城鎮。

如今,大稻埕雖不如先前繁榮,但由於此地為早期台北文化匯聚之地,在台北歷史意義中有一定的份量,所以在政策、居民、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之下,保留了大多數的老味道,讓此地成為懷舊過往、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

本文取自:http://www.damanwoo.com/node/85917

http://www.wcfc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