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純純X張馥昀
試想回到百年前的大稻埕,繁華的街道車水馬龍、商家的叫賣聲此起彼落,人潮川流不息,突然鼻中湧入一陣清香,原來是姑娘們出來了,她們挽著頭髮、穿著各種樣式、花色的旗袍,為巴洛克式的舊城街道,增添柔情、韻味、流行與撫媚。
再想像百年以前,港都城市大稻埕,接受到世界另一端捎來的自由思潮,從傳統中解放,第一次試著掙脫禮教的束縛,戀愛的風潮跟著整個城市欣欣向榮,男生和女生踏出媒妁之言的枷鎖,跨出自由戀愛的第一步。
1920年代,又被稱為「狂騷的20年代」,這是日本人對英文「Roaring 20s」的翻譯。
很多著名電影都是描述那個年代,像是《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還有《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那時候,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地開始展開各種建設,幾乎人人都發大財,同時期,列強開始舉辦「萬國博覽會」,在西方國家,也出現各種講求「自由」的思潮,有人稱這是「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
汽車、電影、收音機等技術迅速發展,大家無不崇拜「工業化」、「機械」的力量,覺得科學無所不能,經濟會一直繁榮昌盛下去,一個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時代即將到來,大家的思考開始脫離傳統窠臼,變得更奔放、更自由。
我來參加2020年大稻埕藝術節,1920變裝自由散步的活動,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已經舉辦了第六屆了。
今年採取無集結的方式,在大稻埕的充滿年代感的西洋式建築之間穿著古裝漫步,看藝文表演,就像是百年前的人們,在熱鬧的大稻埕商業區,駐足觀看知識份子舉辦的各種藝文展演。
你可能會問,來大稻埕玩,為什麼需要變裝?
1920年的台灣不是日治時期嗎?為什麼要穿中國旗袍?
許多人以為「旗袍」是二戰之後外省人帶來的,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實旗袍在日治時期就來到台灣了,當時台灣不把它成為「旗袍」,而是稱為「長衫」。
大稻埕之所以會出現旗袍,是因為當時的大稻埕是一個繁榮的港口,只要是做生意的人一定會來的地方,而他們談生意的場所,就是俗稱的酒樓、酒家。
過去旗袍曾是屬於上流社會穿的衣服,然而當上海的流行,隨著貿易席捲大稻埕,這些酒家的服務生(女仕)都已經穿著旗袍了,那來的客人一定要打扮得比女服務生更華麗。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1920年代是第一波女性主義浪潮,強調女權意識的解放,為了達成「兩性平等」,當時在中國有讀書的知識女性決定先從服裝開始改變,她們視「裙子」為女性受壓迫的象徵,開始模仿男人穿起長袍,就變成之後「旗袍」雛形。
1920年代,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激進風潮影響,新文化運動的知識份子在大稻埕這個場域開始發起各種有關政治、性別、文化等藝文活動,來衝撞台灣的傳統文化,這是第一波「現代台灣意識」的起源,也是「台灣婦女運動」第一波浪潮。
那時候,人們的穿著選項變得更多樣,可以依照自己喜好、認同的形式撞衫,當母親穿著傳統漢人服飾時,女兒可能穿和服、洋裝、旗袍,丈夫則通常西裝畢挺。
由此可以知道,現代台灣意識,很大一部份是中、西、日合併、交融,融合成歷史上第一個屬於台灣的況味。
我享受這種跨越了時間維度、跨越種族、性別、文化的各種服裝穿法,百年以前,人們混搭不同文化的衣服,有人穿旗袍、有人穿和服,還混搭西裝、洋裝剪裁,百年之後,現代的人們,頂著現代髮型、妝容,去模仿過去「混搭」的古裝,那種中、西、日交融,過去與現在交錯的迥異感,像是同一個時間空間,卻出現不同「時態」的奇怪感受,好像歷史魅影和現在的我們交疊。
為什麼你應該來參加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1921 年 10 月 17 日,蔣渭水等知識份子,在大稻埕創立「臺灣文化協會」,每年的 10 月 17日當週週末,都是大稻埕變裝遊行的日子。
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等,你能想到的藝文活動,都匯聚於當時全台最繁榮的大稻埕,百年以前,現代台灣藝術文化以這裡為起點;百年之後的每一年,我們來到此地變裝紀念、辦藝術節,回憶那個時代,讓藝文與創新的思潮再次填滿這個空間,從最初的起點發聲,並且發揚光大。
當我來到今年的大稻埕藝術節變裝遊行、體驗各種街頭藝術表演,空氣中瀰漫著熱情與理想的分子,我看到許多老人、年輕人、小孩;台灣漢人、台灣原住民、外國人,我同時在這個場域感受到過去、現在、未來;本土與外國相交相織,激進與傳統互相凝視,我想,「自由、平等、獨立」,這種街頭的、創新的、具有現代性的理念,就是新文化運動、1920年代「狂騷」的精髓。
1920年代是台灣人第一次稱自己這個群體為「台灣人」,因此,藉由大稻埕藝術節,每一年帶領大家去紀念、認識、理解那個年代,對臺灣的文化發展非常重要,畢竟,要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才能知道要往哪邊去。